电话:010-68429428

网站首页 > 一代名家 >王永春

  • 王永春

    王永春先生字湘鲁,号竹青,1957年生于被称为竹海之乡的湖南省耒阳县上堡。家乡的风景,是对儿时王永春艺术情怀的启蒙和陶冶,人们常说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王先生回忆起学童时期的家乡,满目所见皆为竹,毛竹,斑竹,罗汉竹,龙孙……使他自幼对竹子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与美感,养成了他天性爱竹的癖好。在这种美好环境的熏染下,王永春与书画艺术的结缘,始于儿时一次偶然的相遇。王先生成长的年代,正处在学习资料稀缺的时期,同学手里的一本画册与他的不期而遇,意外地成为他逐艺的开始。儿时的王永春被画册里的作品深深吸引,他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去找资料来学习,从《芥子园》开始入手,继而再涉猎其他古代名家的作品,在笔耕不辍的临摹之路上乐此不疲。除了临习画作之外,王永春也不废书法之功,王先生说:“我是很注重书法的功底的,真草隶篆我都临过,现在喜欢写草书。不写好书法,画画是没有力度的,画出来的东西没有根基,笔是飘浮的感觉,所以,画画好不好,也是能看出书法的功底的。”

    在王先生的作品中,观者能看到的多为竹。由于童年的熏染,成年后的王永春更加爱竹,更有“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高尚品性,他由爱竹、种竹、敬竹而画竹。王永春画竹师古而不泥古,靠自学入手,擅画墨竹,尤以墨竹见长,他在七十年代后,曾师从多位名家,主攻写意花鸟。特别是在恩师崔辉先生以及著名书画家魏启后先生的教诲和指导之下,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了显著的提高。王永春的创作主张,是尊重传统,倡导吸古纳新,集诸家精华,博采慎取的。在大量取法前人的实践中,王永春先生推崇青藤,八大山人,文同,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名家画法,他潜心研习名家名作,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孜孜不倦,研习其画理之精髓。尤其深研竹之机理,竹画意境。他在院中种植了十几种竹子及花木,长期观摩,昼看竹之风姿,夜观竹影婆娑,为之后的创作积累了深厚的心源力量,沉淀下诸多的创作素材。随着实践的深入,王永春对于书与画之间关系的领悟,在写竹中得到淋漓展现。他说道:“我觉得,书画同源的道理,在写竹的时候是最有体现的,比如在画竹干的时候,就要用篆书的笔法,勾竹节的时候,用的就是隶书的感觉,画竹叶呢,就像在写楷书,画竹子的那些小枝子的时候,就有写草书的感觉了。”关于书画同源之理,元代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曾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可见,王永春写竹时候的心法,是与古辈法家们通会的。

    除了写竹之外,王永春还擅画梅和其他花鸟题材,他说:我特别欣赏梅花的风骨,傲雪凌霜,坚韧不拔。就像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才能走出困境。在王先生作品里,冬梅傲雪也是常见的题材,在创作时,他不仅无时不在表达着自己对梅花的赞赏,钦佩,也把其心之所向的那种坚韧德品寓于画中,让观画者为止振奋。王先生所作的其他花鸟题材亦是生动可爱,尤其以八大风格为基调的作品,在淡淡几笔便能呼出精神的功力下,更能彰显创作者桀骜狂放,洒逸不羁的个性。

  • 1
  • 2
  • 3
  • 4
  • 5
  • 6
  • 7